| 
 | 
	
 
一、引言 
 RIP协议使用矢量距离算法在网关和主机中传播信息,其最大的优点就 
 是简单。RIP通过限制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路径上的跳数,有效防止了选择循环的无限延续,从而保证了网络的稳定性。然而随着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大,RIP协议的缺点就更加严重。首先就是RIP限制了的规模,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(16为不可达);其次路由器之间交换的完整信息开销太大。最后,“坏消息传播得慢”,使许多更新过程的收敛时间过长。 
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)使用链路状态算法来传播选路信息,它使用SPF算法(Dijkstra算法)。其要点如下: 
 1、所有的器都维持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,只有可达邻站的链路状态信 
 息才存入链路状态数据库,这个数据库实际上就是整个互连网的拓扑结构图。而使用RIP协议的器只各自知道到所有目的的下一站器,但却不知道全网的拓扑结构。 
 2、OSPF让每一个链路状态都带上一个32bit的序号(增长的速率不得超过每5秒1次),序号越大状态越新。每一个路由器用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,算出自己的表。 
 3、要拓扑发生任何变化,链路状态数据库就能很快地进行更新,使各 
 个路由器能够重新计算出新的表。 
 4、OSPF依靠各器之间的频繁交换信息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,并维持这数据库在全网范围内的一致性(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)。 
 5、OSPF不象RIP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进行传送,而是直接用IP 
 数据报传送,并且数据报很短。(图1) 
IP数据报首部(20字节) 
OSPF报文首部(24字节) 
类型1至5的OSPF报文 
图1  OSPF使用IP数据报传送 
 由于一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只涉及到与相邻器的连通状态,因而与整个互连网的规模无关。 
 二、基本概念 
 1、链路状态:所谓一个路由器的“链路状态”就是该器都和哪些网 
 络或器相邻,以及将数据发往这些或 |   
 
 
 
 |